您現(xiàn)在的位置:中國民工兄弟網(wǎng)   > 新聞中心 > 新聞要聞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 慶祝全總成立100周年·足跡丨不忘初心 砥礪奮進
〖發(fā)布日期:2025/4/21 9:38:04〗 〖點擊量: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丨慶祝全總成立100周年·足跡】

原標題:新中國成立前夕,中華全國總工會遷入北京,70余年來,全總和各級工會團結(jié)引導廣大職工與共和國同成長,與新時代齊奮進——(引題)

不忘初心 砥礪奮進(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 曲欣悅

4月的北京,繁花繪春,綠意盎然。在車水馬龍的西長安街南側(cè),中華全國總工會機關大樓靜靜矗立……發(fā)軔于上海,創(chuàng)生于廣州,弄潮于武漢,求索于瑞金,承啟于延安,重光于哈爾濱,在黨的領導下,走過一個世紀波瀾壯闊奮斗歷程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將在北京迎來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刻!

時間回溯到1949年3月,中國共產(chǎn)黨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確定黨的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轉(zhuǎn)移到城市,強調(diào)城市工作以生產(chǎn)建設為中心,提出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階級。中華全國總工會根據(jù)中共中央的指示,于2月間由沈陽遷到北平(1949年9月27日更名為北京),3月1日在北平府前街1號正式辦公。全總遷到北平后,開始加強對全國工會運動的指導。

70余載砥礪奮進,中國工會書寫了一部團結(jié)引導億萬職工與共和國同成長、與新時代齊奮進的壯麗篇章。

銘記

在全總機關大樓正門上方,紅底金字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匾額熠熠生輝,字體蒼勁有力、氣勢磅礴。這是76年前,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的。

1949年3月,毛澤東同志應時任中華全國總工會秘書長許之楨的請求,在香山雙清別墅辦公室,展開一張16開的紙,寫下兩排“中華全國總工會”,供選用。

七個大字選定后,全總派專人到沈陽第一機器廠制作成一塊重達1噸的鍍鉻鑄鐵匾額,并趕在1949年“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前夕,懸掛到當時位于中南海新華門斜對面府前街1號的全總機關大樓上。

與匾額一同帶來的還有沈陽第一機器廠工人的敬意和自豪?!案魑还び呀拥搅俗鲞@個匾的任務后,覺得是有生以來最光榮事情,大伙樂得連午飯都忘了吃,就下手干起來啦……當了十多年工人,受盡了壓迫,到今天知道咱們有個家了。咱們一定好好做,快快做。早日掛在咱們總工會門前,才表示咱們工人階級的偉大?!?949年7月1日《東北日報》四版上刊發(fā)的一篇題為《那上邊有咱們寄去的敬意》的公開信,記述了參與制作匾額的工人們當時激動的心情。

全國總工會遷入北平后,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領導和幫助下,陸續(xù)從各地抽調(diào)干部充實全總機關,調(diào)整設置組織機構(gòu),加強了全國總工會對各地區(qū)、各產(chǎn)業(yè)工會工作的領導力,促進了全國工人和工會運動的進一步團結(jié)與統(tǒng)一。

1949年7月,經(jīng)黨中央批準,中華全國總工會創(chuàng)辦了機關報《工人日報》。同年9月,又將華北職工干部學校改建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干部學校(今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全國總工會的各項工作全面展開。

1955年11月后,工會大樓遷至復興門外大街10號。2003年9月,工會大樓重建,這塊飽經(jīng)風雨的匾額被一塊更為巨大的復制品替代。如今,匾額的原品作為文物被精心保存起來。 斗轉(zhuǎn)星移,歲月更迭。如今,當人們駐足于這面匾額前仔細端詳,仿佛能穿越時光長廊,聽見歷史的回響。它見證著在黨的領導和關懷下,工會工作與新中國一路走來,掀開一頁頁鐫刻著奮斗與榮光的時代篇章。

榮耀

2013年4月28日,“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來臨前夕,全總機關大樓里發(fā)生了一件對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全國總工會機關,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長期以來,廣大勞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卓越的勞動創(chuàng)造、忘我的拼搏奉獻,譜寫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贊歌,為全國各族人民樹立了光輝的學習榜樣?!绷暯娇倳涍@樣贊譽勞動模范。

“我們黨的總書記到全總機關來,親切看望勞動模范,與勞動模范代表面對面地座談、交流,發(fā)表重要講話,這在工會歷史上是第一次?!痹?jīng)親歷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的工會干部們依然記憶猶新,倍感振奮。

從1950年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大會——全國工農(nóng)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在北京召開,到如今形成每五年召開一次表彰大會的制度。歷屆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成為榮譽獲得者珍藏一生的高光時刻。在這個屬于勞動者的節(jié)日里,來自五湖四海的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們相聚北京,邁入人民大會堂,接受黨和國家給予勞動群眾的至高褒獎。這一刻,勞動的榮光分外耀眼,奮斗的強音激蕩人心。

在天安門東側(cè),高高的紅墻內(nèi),有一片被郁郁蔥蔥的古柏環(huán)抱著的巍峨建筑群,它就是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2021年4月28日,“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前夕,“中國夢·勞動美——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百名勞模圖片展在這里開幕。這場圖片展從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來,黨和國家表彰的3萬多名全國勞動模范中遴選出100余位杰出代表,展現(xiàn)他們愛崗敬業(yè)、爭創(chuàng)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chuàng)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先進事跡。

這場禮贊勞動模范的圖片展選址亦別具深意。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原為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廟,新中國成立后,正式命名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由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宮名。同樣是在“五一”前夕,1950年4月30日,勞動人民文化宮正式揭幕,并于5月1日作為首都職工文化活動場所對外開放。這也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個文化宮。

“還是這所廟,換了主人翁!”現(xiàn)在,這座以“勞動人民”命名的文化宮以職工需求為導向,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主線,成為職工群眾文化活動的陣地、勞動人民的“學校和樂園”。

“娘家人”

走進位于中國職工之家C座的12351全國總工會熱線呼叫中心,目光會瞬間被數(shù)據(jù)實時滾動的藍色大屏幕所吸引:正在通話情況、來電職工畫像、訴求熱點關鍵詞等數(shù)據(jù)分析被清晰地呈現(xiàn)在上面。

2023年12月29日,12351工會服務職工熱線全面建成運行。熱線以接聽來電的方式,“7×24小時”受理全國范圍內(nèi)的職工維權(quán)服務需求。據(jù)統(tǒng)計,2024年,12351熱線全年受理職工群眾來電149萬通,職工滿意度達98.8%。

“彎彎的紅色電話圖樣既代表熱線電話,也像是一座橋梁,代表我們工會要用這條熱線搭起與職工之間的連心橋。中間的‘3’既是數(shù)字也是耳朵,寓意用心傾聽?!闭勂疬@里隨處可見的12351熱線標識背后的含義,全總社會聯(lián)絡部工作人員如是介紹。

而就在距離熱線呼叫中心不遠的中國職工之家A座,正對街道的工會驛站標識格外醒目。每天,這里會迎接上百名戶外勞動者進屋歇腳。大家只需用手機掃碼即可打開智能柜免費獲取雨衣、雨傘、口罩、打氣筒、醫(yī)療箱等應急物品。如今,類似這樣得到智能化升級的工會服務陣地不僅出現(xiàn)在北京的街頭,也已在全國各地鋪開。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建工會驛站18.61萬個,其中智能化驛站達1.18萬個。

職工有所呼,工會有所應。作為職工群眾的“娘家人”,職工的所需所盼就是工會干部的惦念。

“職工之家”APP、12351熱線、工會驛站、移動體檢、工會“愛心 餐”……如今工會服務職工的手段更加便捷、及時、高效。為解決職工群眾“急難”問題,全總和各級工會在做好傳統(tǒng)品牌工作的基礎上,全面運用數(shù)字化技術(shù),提出新思路、打造新平臺,推出了一批精準、智能的服務職工群眾項目,讓“娘家人”的暖心事連綿不斷。

站在即將迎來全總成立百年的歷史節(jié)點,回望這條從石庫門走到復興門的奮進之路,工會工作的宗旨始終如一:以忠誠黨的事業(yè)、竭誠服務職工為己任,將黨的工運事業(yè)扎根于億萬職工之中,方能成為職工群眾最可信賴的“娘家人”。

新聞鏈接: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 慶祝全總成立100周年·足跡丨團結(jié)起來 向光而行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 慶祝全總成立100周年·足跡丨立足西北 繼往開來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 慶祝全總成立100周年·足跡|轉(zhuǎn)折之城 堅定前行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 慶祝全總成立100周年·足跡丨紅都求索 足音鏗鏘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 慶祝全總成立100周年·足跡丨弄潮江城 奮楫時代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 慶祝全總成立100周年·足跡|百年工運,潮起珠江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 慶祝全總成立100周年·足跡丨初心如磐 信仰如炬

責任編輯:朱晶晶